新疆昆仑山景区

历史沿革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访问量:24

一、上古至清代:神山与玉道

昆仑之名最早见于《山海经》《穆天子传》等战国典籍,被尊为“万山之祖”“黄帝之墟”。

汉武帝遣张骞“凿空”西域,于公元前2世纪在和田南山一带“钦定”昆仑,自此“于阗南山”正式载入正史。

魏晋至隋唐,于阗国以“玉邑”闻名,玉龙喀什、喀拉喀什两条“玉河”成为中原王朝和田玉贡道;山上三宝坑所产磨刀石亦被列为贡品。

清代《西域水道记》将策勒南山段明确标注为“昆仑中干”,官方设卡盘查玉税,玉矿开采进入鼎盛期。

 

二、民国至20世纪末:探险与失落

1906—1935年,斯坦因三次踏入策勒,在奴尔绿洲—昆仑山麓测绘冰川、记录玉矿,首次向世界公布“策勒昆仑雪峰群”精确坐标。

1950—1980年代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一牧场进驻,利用高山草场发展军垦牧业,初步修建牧道、烽燧式哨所,形成今日“兵地共管”雏形。

1990年代,因交通闭塞、气候恶劣,景区概念尚未形成,仅作为牧民转场通道与零散采玉点存在。

 

三、21世纪:从4A到5A的蝶变

2011—2018年:

• 策勒县启动“环昆仑旅游扶贫大环线”规划,率先打通乌鲁克萨依—板兰格—牙门35 km砂石公路。

• 2016年,自治区批准设立“新疆昆仑山景区”(面积596.39 km²),地乳峰、库里湖、五彩泉等核心景点首次纳入行政版图。

2019—2021年:

• 2021年12月,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,当年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。

• 兵团第十四师与策勒县联合成立“昆仑山景区管委会”,兵地共同投资6.5亿元完成游客中心、昆仑酒店、智慧票务等一期基础设施。

2022—2025年:冲刺5A

• 2023年,景区接待游客30.7万人次;2024年9月通过国家5A级景观质量评审,当年接待游客80.7万人次。

• 2025年3月9日,新疆昆仑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正式启动,计划总投资6.6亿元,涵盖交通、安全、智慧化、资源保护等24个子项目。

• 同期,“昆仑文化园”“玉文化研学基地”“高山星空营地”全面开工,景区正式迈入“世界级昆仑文化目的地”建设阶段。

 

四、文化复兴与品牌塑造

文化挖掘:以“昆仑文化、中华玉文化、古于阗佛教文化”三线并行,复原“七瓮流音”“三宝坑”等历史景观。

赛事赋能:连续承办环塔(国际)拉力赛昆仑赛段,2025年赛事期间举办“环塔致敬昆仑”主题晚会,将极限运动与神山文化深度融合。

今日,巍巍昆仑在策勒县境内不仅延续了“万山之祖”的神话与史脉,更以每年百万级客流、5A创建冲刺的姿态,成为新时代“一带一路”上最具标志性的山岳型文化旅游目的地。